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艺术

广东4所高校遭遇“滑铁卢”,其中一高校缺额4148人,原因有哪些

2024年高考,广东的高考报名人数为76.8万人,其中,参加夏季普通高考考生为68.5万人,在全国各省份中,仅次于河南、山东。广东是高考大省,也是高等教育强省,985高校有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,211高校有暨南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,与河南、江西相比,广东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一些。但几十万的高考人数,竞争不小,不是每个考生都有机会被名校录取,大部分考生只能选择普通本科高校或专科院校。按理说,竞争这么大,广东本科批次的的高校不会有太多缺额,但广东多所高校缺额上千以上,说是遭遇了“滑铁卢”都不为过。根据广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广东普通本科批投档情况,历史类缺额4346人,物理类缺额5648人,两个类别加在一起,缺额总人数达到了9994人,将近上万人。其中,缺额较多的高校有4所,广州工商学院缺额1121人,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缺额1043人,这样的缺额人数已经让人感到惊讶,但还不是缺额人数最高的院校。缺额最多的是湛江科技学院,缺额4148人,物理类就缺额2226人,历史类又缺额1922人;其次是广东理工学院,物理类缺额2002,历史类缺额327人,总的缺额2329人。广东是高考人数排名前三的高校,多数考生不喜欢去外省,会优先考虑本省的高校,既然如此,为何这些本科高校还“集体遇冷”了呢?可能是这些原因。第一,学费是最大的因素。大家看到了,这些缺额较多的高校,基本都是民办,民办高校自负盈亏,没有什么补贴,学费方面就不是很亲民。收费少的的民办高校,可能是两三万一学年,收费高一点的民办高校,大概是四五万一学年。我们就以一个学年4万来来算,四年下来,学费就要16万,加上生活费、住宿费和其他一些杂费就奔30万了,这会让很多普通家庭吃不消,很多考生会打退堂鼓。第二,本省的招生人数多。拿湛江科技学院来说,其外省的招生计划,基本上就是个位数或几十个而已,而在广东的招生计划总数是8480人,其中,物理类4087人,历史类2778人,艺术类1615人。投放的招生计划多,出现缺额的人数自然也会多一些,毕竟,光是历史类的招生人数,可能就比很多外省高校在广东的计划名额都更多。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、广州工商学院、广东理工学院等高校的缺额这么多,同样与其在广东投放的了大量的招生计划有关。第三,升为本科高校的时间不是很久。湛江科技学院原先是独立学院,2021年才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。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原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,2019年升格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。广东理工学院和广州工商学院的发展历史也差不多,缺乏历史沉淀和文化沉淀。对于一所高校而言,本科办学的时间足够长,教学实力、办学经验、科研水平才能水涨船高,学生就业才有优势。与其他一些本科办学更长的高校相比,这些近些年才升本的民办高校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对考生来说,报考欲望不是很大。第四,部分专业没有吸引力。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,其物理类201专业组,缺额1025人,该专业组的专业包括物流管理、电子商务、风景园林、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、商务英语、日语、服装设计与工程等。不是说这些专业就不好,但是与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、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相对热门的专业相比,部分专业辉煌不再,相关专业的毕业人数也趋于饱和,毕业生求职更波折。如今是专业为王,就业为王,考生填报志愿,已经会重点考虑专业因素。存在大量缺额,不能说这些高校就没有吸引力,因为缺额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。客观地说,民办高校的环境、住宿条件都相对好一些,教学理念也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。尽管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不如公办本科高校,性价比不能与专科院校相提并论,但这些高校的开设,也为部分分数在本科线附近的考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。对于普通家庭而言,三四万一年的学费可能有点贵,对于相对富裕的家庭来说,这笔钱不算什么,能够拿到本科文凭就有价值。对于不甘心读专科的考生而言,民办本科高校就是一个重要的升学途径,也是重要的机会,如果家庭条件允许,可以适当考虑一下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